你离“留学成功”还有多远?

JET: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启德观察》。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你是否适合去留学?会不会被留学?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你还有多远?首先来欢迎今天的嘉宾,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的研究院唐珊珊、耿直。
在近年一浪高过一浪的留学热潮中,有很多学生既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也对海外学习生活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就“不明不白”地出了国。如此被动地去留学也被一些留学生自嘲为“被留学”。珊珊,你能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被留学”吗?

珊珊:“被留学”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无法正确面对就业压力,盲目出国留学,把国外当做避风港;迫于父母要求,不情愿地出国留学;自愿留学、但不了解自己,随便找个所谓热门国家、热门专业就读。

JET:那“被留学”岂不是很惨。

珊珊:是的,伴随“被留学”而来的就是:这些“被留学”者在准备或远赴海外求学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学业不但没有精进,个人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人成了海带(海待),有的成了海参(海剩)更有甚者,由于无法适应国外严厉的教学制度,而中途被开除……当下,其实“被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学生和家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JET:这么说来,被留学的后果果然是很严重,下面让我们先来听听“被留学”的霖同学是怎么说的?

小霖:家好,我是小霖。我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很喜欢画画。我爸妈曾多次出国考察,就是为了帮我探求留学探路。可是我在高中毕业时没有考上美术院校,让我爸妈很失望,我也很难过。爸妈最后决定送我去法国学绘画。在爸妈眼中,出国如果能进名牌大学,将来一定能找份高薪的工作,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在我内心里是不想出国的。我是在爸妈手心里捧着长大的,家庭感优越很少许的虚荣心作祟,促使我违心地答应了他们出国学习的要求。可是我到了法国才发现,我对新的生活环境极不适应,法语也一直难以过关,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各种原因,慢慢的我就上课迟到啊、课堂上睡觉、也不按时交作业,做了很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学校警告过我很多次,但是并没有改变现状。很不幸,学校最后做出了开除的决定,并且所交费用一律不予退还。我不仅没有拿到文凭,还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JET:听了这个留学案例,我只能说:父母之命 伤不起啊!好,我们回到讨论中来,耿直,你有什么想法吗?

耿直:对于非自愿“被留学”生,需要与父母进行必要的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真实的想法,重新调整计划或者求助于专业的留学机构,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成为被动实现“父母愿望”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现有的学习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不鼓励不适合或不具备一定适应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盲目出国。

JET:是的,盲目跟风也伤不起。“现在很多学生,比较喜欢跟风,比如同学都出国啦,他也想出去。至于读什么专业,留学之后有什么出路,没有多少概念。”资深留学顾问表示,前来咨询留学的学生中,这类群体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耿直:我这里还有一个案例是说,就读于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徐同学,就属于这类“被留学”人群,目前他非常迷茫。前年他看很多同学出国了,于是也“跟风”赴美留学;为了方便申请而不是基于自身爱好,他选择了理论数学。“现在每天只要醒来我就郁闷,不想学自然学不进去。”

珊珊:像徐同学这样的“被留学”者,如果不采取措施,继续在“被留学”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其后果是不但给家庭造成经济损失,学无长进,毕业回来后也是毫无竞争力可言。据了解,由于当初盲目选专业的这类“被留学”者也可以根据所在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爱好,重新选择专业。比如美国,转专业需要跟本专业的导师商谈,一般而言,导师会先判断学生是否真的不适合读本专业,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个人意向来推荐适合学生报读的专业。

JET:“被留学” 的孩子真的是伤不起。 对于“被留学”现象,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就这一现象进行了总结。就是这些问题症结出自部分学生和家长在考虑留学时过于“近视”。他们抱着“以始为终”的心态,只将跨出国门作为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每天乐此不疲地比较着大学的排名,盘算着专业是否热门,关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手,签证能否顺利过关……这就陷入了严重的留学申请的误区。

耿直:我们了解到的现在很多学生还处于“被留学”状态,家长参与过度,帮孩子选择好学校和专业,而学生自己却没有任何自主权。一部分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都较弱的学生也被家长“保送”到国外,这样的留学过程充满了不稳定性,风险很大。

珊珊:求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选对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没有符合孩子本身意愿的读书环境,无疑对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低龄留学渐蔚然成风的当下,学生和家长们更应理性的认识到,出国深造是一项带有前瞻性的教育投资。

JET:出国留学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个人及整个家庭意愿的基础之上的理性决定,切不可一时冲动或盲目攀比。学生在着手规划如何走进国外大学的校门之前,更要好好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去留学。除了在考试成绩和语言成绩上下功夫之外,还要更“远视”些,在跨文化适应、自我规划等方面也做好积极的准备。

耿直、珊珊:(附和)是啊,对啊。

JET:听了这两个案例,我觉得不仅要避免“被留学”,更要明确自己是不是适合出国留学,这个也很重要。因为在大部分人的概念里,提到出国留学,人们似乎更关注去哪个国家,考哪所名校,选什么专业,却恰恰忽视了更为根本的问题——你真的适合留学吗?

近年来,随着出国留学门槛的降低,加之低龄留学热潮愈演愈烈,伴随而来的灰色留学事件层出不穷,远渡重洋的留学生们不堪压力,从当初的满怀希望,到最后的失望而归,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对出国留学提出严厉的思考——你真的适合留学吗?出国留学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留学前需要从家庭经济能力、个人综合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我这里有一份调差问卷的题目,就是针对“是否具备出国条件”的。

耿直
:珊珊,要不咱俩填写一下,看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否具备出国的条件。

珊珊:好吧···

JET:这里有8个问题。
问题一:你是否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以及独立生活能力?
问题二:你是否是自己选择留学并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
问题三:你是否对海外学习状况和生活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问题四:你是否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规划?
问题五:你是否综合评定过自己的学习水平,包括你之前的学习成绩、语言成绩等?  问题六:你是否对对你选定的留学国家、意向学校及专业有清楚的认识?
问题七:你是否在留学费用(包括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上有所准备,在没有全额奖学金的情况下,能否解决留学费用问题?
问题八:请再次自问一下,你是否是以接受更高的教育质量,并通过留学达到自己在综合能力上的提升为留学目的?
(耿直、珊珊自由发挥,根据填写的符合项进行说明几句,适合与否,自行商量)

耿直:橘在淮南为橘,在淮北为枳,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留学。选择接受优质的国际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一定能顺利完成留学学业,学生和家长须审慎看待留学,在孩子的前途面前,抛开高人一等的光环,降低附加的心理期望。一张洋文凭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在人才竞争中处于顶峰,出国深造后也并不一定就能为猎头公司追逐的焦点。在选择出国之前,先帮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定位,确定他们到底适合不适合去留学。然后再考虑去哪个国家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先求对,再求好,给孩子一个真正适合他们长远发展的教育环境。

珊珊:留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而非家长的选择,只有学生自己有强烈的意愿想去留学,并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才能真正有所提高。要在留学的准备过程中让孩子成长起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留学目标才会更明确,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留学深造作才能为学生关键成长阶段的黄金舞台,帮助他们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及家庭梦想,让成功留学转变成留学成功。

JET:珊珊,你刚刚提到“成功留学”与“留学成功”,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吗?

珊珊:在留学行业,有两个概念,“成功留学”与“留学成功”。很多学生及其家长并未注意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特别针对此项进行了定义,所谓“成功留学”,是指成功申请到适合学生的海外院校,并顺利获得签证出国求学。而“留学成功”则意味着不仅已经走出国门求学,而且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竞争力均获得全面提升,可以应对日后职场及人生的各种挑战,并且为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JET:可以看出,这是两个相衔接的概念,“成功留学”并不等同于“留学成功”,“成功留学”相对而言容易一些,先有“成功留学”,后有“留学成功”,“成功留学”是“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现实情况是,因为面临求学过程中的巨大压力以及身处异乡远离亲人朋友的孤立无援,在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中,不乏临阵脱逃和半途而废者,甚至有学生因为语言沟通、文化差异及无法适应等问题而被学校退学。

耿直:对于这一类学生,无疑是留学不成功的典型代表。究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蒋磊打了一个比方,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就像垒“俄罗斯方块”,粗放式、无细节的玩法会导致中间架空太多,很容易就触顶,游戏结束。必须运筹帷幄,悉心规划,将方块一格格垒实了才能成功。也就是说,留学途中的每一步都应该脚踏实地,留学前端的选择和规划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来进行,求学期间要目标明确,培养独立精神,学好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为未来做好准备。

JET:要“留学成功”,我觉得首要是提升语言,明确目的。学生在准备出国留学时,除了关心国家、学校及专业的选择以外,最重要的是提升语言水平,据统计,在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学术英语能力太差等原因导致不能通过考试、考核。另外,锻炼适应能力、坚定意志品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也同样不容忽视,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了留学成功与否。此外,在留学之前,应该明确留学目的,也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出国留学,是要学习深造,还是职场提升,或者只想过语言关,再或是想通过留学获得移民身份。

珊珊:努力适应,积极融入也很重要。目前留学生主流群体是本科生,高中生出国求学也越来越普遍,学生们在国内的受教育时间较长,由于国内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与国外有较大区别,有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所以中国学生如果想在国外院校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好能在出国前做足功课,对国外的文化和教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是专业留学机构了解一下留学目的国的教育特色及教学方法,尽快适应中外教育理念方面的差异。除了学习方面,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还应该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尽快入乡随俗。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志愿者、慈善活动,或是打工,这样既可以提高语言水平,对于了解当地文化和培养独立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耿直: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需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对于身在海外的留学生而言,还应该学会主动学习,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环境,迅速找到位置并适应,敞开胸怀接受国外先进知识与技能。具备这种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学生目标明确,能更快找到学习状态。主动学习将会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对留学生的日常思维方式和生活能力也能起指导性作用。

JET:我了解的国外的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里通常会有很多社团、俱乐部,校外也有不少志愿者、社区活动,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这些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不仅能让留学生更深一步了解学校和当地的现状、文化氛围、结交更多的异国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扩大社交范围,缩小文化差异。

珊珊:学生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勤工俭学,积累经验。留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勤工俭学,尽量积累工作经验非常重要;毕业之前,最好在当地获得一定的实习工作机会,毕业之后争取留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因为获得海外工作经历对于回国就业无疑有很大帮助。据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去年年底发布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海归可以分成大海归与小海归,其中一个重要区分标准就是是否有海外工作经历。

JET: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绝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只有“留学成功”,留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留学经历能给留学生们带来宝贵的人生历练,提升他们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但前提是不虚度枉费时间,真正学有所成,这是已经或准备踏出国门的学子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非常感谢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研究院珊珊和耿直给广大留学生提出的宝贵意见,也感谢各位听众,这里是启德之声的启德观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