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张蒙
所属分公司: 珠海
留学国家: 亚洲
电话: 400-1010-123
76年前,张爱玲在香港大学写下《倾城之恋》时,恐怕不会想到,她笔下这个浪漫中又带着点残酷的城市,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吸引无数对岸的人前往。今天,大陆每年都有许多如范柳原和白流苏那样的青年男女,奔赴香港,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去谈恋爱,而是进入香港的各所大学,刻苦钻研。
但正如几十年前一样,香港这座城市,于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由此产生的误会不少,这也包括了留学。
误区一:香港求学,中国学生总是人满为患
虽说香港是中国地盘,但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如果某一个国家学生人数过多,那也不利于多样化发展,而且在世界学校排名中,学生的多元化程度,也是一个参考的重要标准。
最近几年去香港求学的大陆学生越来越多,“副学士”等升学方式也让香港求学不再高不可攀,可这样一来,那和内地念书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香港的大陆学生越来越多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港校就会失去“国际化”氛围。因为学校会考虑每个专业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以确保每个专业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
误区二:在香港念完书,立刻就回来
在许多国家,留学生即使完成了数年的艰苦学习,也不一定能留在那继续工作和生活。如美国留学,要是想毕业后还留在那里工作,就必须申请名额不多的H1-B签证。
但早在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就宣布,所有内地生毕业后可以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而如果在香港待满7年,则可以拿到当地户口。
当然,虽然政策允许,但在香港那种高压快节奏的环境下工作,也需要有一定能力,所以打算长期留港的学生,必须早作准备。
误区三:一定要有语言成绩才能申请港校
国外名校基本都要求申请者具有达标的托福或雅思成绩,所以许多学生在申请香港高校时,因为这点而望而却步。
其实,许多香港学校和专业都可以先申请,再提交托福雅思等语言成绩。而且,个别的学校也认可英语六级成绩,如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
误区四;只有商科专业才值得一读
说香港是亚洲的一大经济中心毫不为过,香港高校的商科专业也十分发达,所以不少人一上来就把进入高校商科定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其实香港的酒店旅游管理、工程学、教育学等专业都很发达,也不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仅如此,香港的商科专业也不是那么好上的。
例如商科硕士,本科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和GMAT成绩的学生,申请港校商科专业绝大部分将被拒。大部分香港高校(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商科专业多为管理类,这些专业均要求有工作经验才能申请。
误区五:港校研究性硕士容易申请
不少同学认为和申请去欧美国家读研究型硕士相比,申请去香港读研究型硕士比较容易,因此在准备方面会比较放松,把香港读研作为备选项。
不过你得知道,待遇好,但是名额少是港校研究型硕士招生的一大特点。攻读研究型硕士的学生在就读期间会获得的每月约1.4万港币的生活津贴,相当于从事一份香港本地的全职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
可想而知,这类硕士项目的入学竞争之激烈。而且,绝大多数系或学院每年招收的研究型硕士的名额都是个位数。如果该项目有学生未能顺利毕业或是科研经费有限,部分院系甚至会在某些年份取消这类全奖类学生的招收。
香港求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那之前,一定要对香港高校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在启德,有不少对香港求学十分熟悉的资深老师指导升学,想了解更多关于香港求学的信息,可以随时来启德进行咨询!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