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时间:8:00~24:00400-1010-123

周克敏

启德留学规划师
+ 订阅 取消订阅
  • 19435

    访问量

  • 357

    订阅

  • 135

    博客

个人简介

姓名: 周克敏

所属分公司: 长沙

留学国家: 暂无

电话: 400-1010-123

自我介绍 : 在海外留学工作五年之久,熟悉海外的教育,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深谙海外求职与职场规则。如今将要赴海外留学的学生所面对的一切困难,也是曾经的我及家人面临过的。所以,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体会和专业度,给每个学生规划出以后不负此行的留学方案。我深信,留学海外的经历,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凭,而是精神的富足、视角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革新!
工作感言 : 用专业的知识,个人的经历,给学生规划出适合学生的留学计划。我的目标就是学生获得自己最想要的offer!

相关推荐顾问

    博文详情

    < 返回目录
    通过香港「本地生」身份定义之争,看香港教育对外产业化之困 (2025-04-02 09:58:39.873)
    标签; 暂无标签 分类:留学资讯

      港府最早于2009年提出开放基础教育(中小学)对外产业化,以打造香港成为「区域教育枢纽」;然而,不少声音担心滥用教育资源、影响本地学生升学,所以有关计划至今仍然停留在相当初步的层面。

    10多年过去,修例风波和新冠疫情导致大量人口外移,特区政府自2022年底大力推行「抢人才」政策,至今吸引近20万人才携同13万名未成年的受养子女来港享受「本地生」身份待遇,随之又引发新一波资源分配争议。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明检讨「本地生」定义以确保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有声音建议顺势开放基础教育对外产业化,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

    然而,如果特区政府对于资源如何分配仍然没有明确价值取向、对于发展教育产业仍然没有清晰政策导向,那么,在「本地优先」和「开放竞争」之间,恐怕仍难取得更好平衡。  

      「抢」来20万人才和13万中小学生

    自2022年底大力推行「抢人才」政策后,截至2025年2月底,共有19.6万人透过各项人才计划抵港,部份人携眷落户,当中有13.2万人为18岁以下的受养子女。

    根据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获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首次签发受养人签证/进入许可证时未年满18岁的学生"就属于"本地生",如同拥有"香港居民"身份一样,可以享有免费的中小学教育、参加主宰升学命运的中学文凭试(DSE)、以较非本地生便宜得多的学费入读专上学院。

    例如本地生入读八大公立院校学费为4.21万元一年,非本地生学生却高达16万至21.8万元一年。DSE考生也较去年激增5000余人,其中自修生人数增长近2,800人,不少分析认为与「高才通受养人增加相关,担心或致大学招生竞争加剧。  

    去年10月,一群家长成立「本地学生大学学额关注组」,指有不少内地家长利用现有人才计划安排子女来港获得受养人签证,再以「本地生」身份循自修生途径报考DSE、申请本地大学,但有关内地家长却无意来港工作,未能贡献本港发展。 

    关注组批评这种现象是「零成本」的考试移民」,与本地居民为香港的付出和纳税相比实属不公,促请特区政府尽快重新检视「本地生」定义,保障本地和真心来港建设的家庭。

        今年1月,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鉴于大学学位竞争激烈,当局正在检讨专上院校的「本地生」定义。

      修改「本地生」就能解决分配之争?

    教育局的举措,瞬即引起另一些持份者的反对。

    第一个理由是,「学校有资源用不完,受养人补充了这部分的缺口。」

    这种观点认为,移民潮、出生率低、人口老化等等导致「学生不足」和「杀校潮」,而香港理应借此机会持开放态度善用资源培养更多外来人才,所以不应该修改「本地生」的定义。   

      第二个理由则是:影响人才来港意愿。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指出,本次「抢人才」吸纳的外来移民相较过去质素有很大提升。1970年代,大量内地「经济难民」偷渡来港;1980年代,「单程证」制度容许港人的内地亲属来港团聚,而这次则「可以补充过往移民人口偏向低下阶层的短板」,为香港带来更大的社交网络、高新技术补充人口缺失,提升香港竞争力。

    他担心,若贸然修改「本地生」定义,会降低人才来港意愿。  

      「与《基本法》相冲突」是第三个理由。

    香港特区《入境规定指引》订明保证人如属获准来港就业,其「18岁以下未婚及受养的子女可获得受养人身份申请来港资格;而有论者建议,加上「在香港本地中学就读满3年」的规定,才可给予受养人「本地生」的身份。

    不过,立法会选委界议员认为该做法「与基本法冲突,空间不大」,也有其他人质疑有关修订可能遭受法律挑战。

    他们的依据是,《基本法》规定「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尽管「香港居民」再细分为「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但两者之差仅在于前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投票权以及部分经济资源,而在幼儿园至中学教育的资源使用上并无区别。  

      03在「本地优先」和「开放竞争」如何平衡?

    邓飞作为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辖下「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小组委员会」主席,建议以自主性强的直资学校作为示范点,招收更多非本地高中生。

    在学费方面,可以根据直资学校的教育津贴定足以贡献本地生产总值的价格,以创校16年以上的直资学校为例,每个中四以上学生学额,每年可获90,872元政府津贴。而邓飞建议以此为基础加上额外溢价作为学费,收取非本地生每年10万元。

    在签证方面,他亦提出开放家属申请陪读,同时适度开放工作限制。至于学额数量,直资中学允许不超过一半的学生修读非本地课程,他认为应以此比例为准则,规定一间学校最多招收49%的非本地生。   

      「受养人」政策和「本地生」争议的症结,在于「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归谁所有」。

    历届港府对此也没有明确价值取向,不敢在「本地优先」和「开放竞争」之间取得平衡,很多争议也就无法凝聚共识。

    例如,中小学不同于大学,并未设另一条招生队伍且难以扩招,当非本地生和本地生共同竞争现有名额,应该如何划定收生比例?开放家属签证工作权限之后,如何平衡本地劳工权益?若吸引的非本地生主要来自大陆、澳门、台湾,如何维持「国际化」?在教育产业化的目标之下,从基础教育到大专教育应该如何布局?

    对于这些问题,邓飞说较复杂,「所以现在先别碰这个问题,先从直资学校试点看看效果。」  

    阅读(46)

    在线答疑

    姓名:  联系电话:  问题描述: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订阅周克敏老师的博文

    提交

    在线问答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为什么选择启德教育
    国内留学规划与出国
    培训的国际教育机构
    中国较早聚焦于国际教育
    一站式服务的企业
    在北上广深等国内41个城
    市设立了69个分支机构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以及越南设有境外公司
    值得信赖的国际教育机构 Teaching Lifelong Success
    关于启德
    启德简介 启德动态 客户意见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出国留学
    美国留学 加拿大留学 澳大利亚留学 新西兰留学 英国留学 爱尔兰留学 法国留学 德国留学 荷兰留学 意大利留学 西班牙留学 瑞士留学 北欧留学 匈牙利留学 俄罗斯留学 中国香港求学 新加坡留学 韩国留学 日本留学 马来西亚留学 中国澳门求学 泰国留学 迪拜留学
    启德分支
    北京 广州 深圳 上海 武汉 济南 青岛 烟台 成都 重庆 杭州 宁波 南京 苏州 无锡 合肥 石家庄 邯郸 郑州 西安 太原 天津 呼和浩特 兰州 珠海 长沙 福州 厦门 南宁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南昌 昆明 海口 佛山 东莞 中山 汕头 境外公司: 澳大利亚 英国 加拿大 越南
    考试培训
    托福培训 雅思培训 GRE/GMAT
    启德学游
    美国学游路线 加拿大学游路线 英国学游路线 澳洲学游路线 其他学游路线
    特色服务
    国际预科 来华留学 新高考
    友情链接
    关注启德教育:
    启德小程序 留学想要的 都给你
    跳转链接 关闭
    留学考培问题轻松问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

    对话澳大利亚名校招生官

    斯威本科技大学X迪肯大学X蒙纳士大学

    关闭

    向我提问

    姓名:刘诗诗

    分公司:启德北京

    负责:加拿大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