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张梦萍
所属分公司: 武汉
留学国家: 亚洲
电话: 400-1010-123
近年内地赴港入读人数一路攀升,香港作为大热的求学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申请要求也水涨船高。在如此火热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精准把握港校要求,做好充足准备,很难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小启甚至还看到越来越多的均分、背景不错的申请人,被港校“拒之门外”。今天我们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港校申请的“雷区”,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效“避雷”,避免成为港校讨厌的那种人哦。
申请前提
我们来看两份对大部分申请者普遍适用的,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官方的申请条件要求:
香港教育大学—领导创新型学习组织文学硕士:
香港城市大学—修課式研究生課程 入学要求:
可以看到,获得承认的“学士学位”,以及英语能力/成绩,是港校对申请者的最基础、普遍的要求。当然,在此基础上达到的要求越高越好。没有学士学位背景,那离香港院校特别是公立八大,可以说是机会渺茫了。千万别在第一关就栽了跟头。
而对内地求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大多学校日常一般是是非英语授课。所以港校考核学生的第二道门槛一般是英语能力,且比较多的考核和评定标准都是雅思考试成绩,在以往几年,申请者雅思6.0还很普遍的情况,现在已经往人均6.5去卷了。
英语能力往往关系到在港求学整个时期的上课、讨论、演讲、作业反馈等环节。师生、学生之间在港几乎用英语来交流。所以基础英语能力不过关,忽视语言成绩的同学,哪怕你其他条件比较优秀,也是很难获得老师青睐的。 而以上说的也只是基本要求,如上面所说,现在申请越来越内卷,如果觉得自己拿到基本的学士学位和英语成绩,就可以发出申请,这类学生往往也是港校“讨厌”的“陪跑角色”。我们可以尽量的提高雅思考试成绩,一来确实是出色英语能力的表现,如果能拿到7.0的分数也往往是突破内卷的开始。均分/GPA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有一些双非学生的逆袭,就是靠的高均分/GPA,在学士学位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目标明确的学生在校期间都特别努力,提高成绩、提升基础竞争力,用数字向老师证明学业表现,学习能力。
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是由申请人写的关于自我介绍的文章,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比较既定的模板,比如个人介绍(是即将毕业还是已经工作几年,对所申请专业的了解,甚至成长家庭背景等)、教育背景(学校和专业,毕业论文的成就等)、项目背景(工作方面的、或者实习的经历)、另外还有获奖情况、研究方向等。也恰恰是因为大家都会参考模板,港校老师在收到千篇一律的文书时,往往会有顾虑。所以大家切忌不要套模板,照抄别人的文书。申请的前提是对你感兴趣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如果背景经历是相关的就更好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思考、挖掘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并且把零散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整理。比如你可以表达,在某次品牌活动的接触和体验很深刻。对港校高等教育圈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充分向往,希望拥有自己的品牌,并且在本科期间已经努力在相关领域取得实习项目的成绩,加深了对专业了解的前提下,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发展,从而希望申请某校的营销专业来提升专业知识。真实有故事性,与专业有连接,都是加分点~
背景经历
申请的背景经历最好是与所申请的专业强相关的。如果没有强相关的背景,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尽早去接触和提升,如果实在是转专业跨度太大,也务必要表达自己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并且在生活、项目经历中,去拆解相关的软实力与之对应。
推荐信
推荐信与前一点类似,但是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帮你陈述和推荐,相对比较主观。但也有不少同学套用了模板“被刷”,大家先避免这一点。另外跨度较大的情况,比如你请理工科的教授老师为你推荐申请商科专业,说服力就小很多。可以试下从选修课导师入手,或者在相关实习工作经历里寻找领导前辈。尽早的明确目标且申请,真的是目前竞争激烈情况下,老生常谈的建议了。
最后申请过程中有无数需要留心的点:时间把握,文书撰写,能力提升等等,错过一些就会非常被动且难以解决。
祝大家都能收获心仪学校的offer~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